
大型集装箱车辆安检系统为宁波海关保驾护航
据《安检之家》安保网从宁波海关了解到,2019年上半年宁波口岸进出口创下新高,总额达7461亿元,同比增长12.9%。其中,出口额为5133亿元,同比增长8.8%;进口额为2328亿元,同比增长23.1%。 宁波口岸上半年进出口总额达7461亿元。出口主要商品中,机电产品出口额占宁波口岸出口总额的51%,同比增长8.9%。值得注意的是,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速放缓,出口额为1632亿元,同比增长4.1%。其中,纺织服装、鞋类、箱包出口增速皆小于4%。另一方面,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势良好,出口额为260.1亿元,同比增幅达26%。
上半年,宁波口岸主要大宗商品进口价格普遍上涨,而国内需求依然非常旺盛,推动其进口量价大幅增长。其中,原油进口均价同比上涨17.6%,进口额同比增长12.8%;废金属进口均价同比上涨56.9%,进口额同比增长56%;天然气、二甲苯和未锻轧铜及铜材量价齐升,进口额增幅分别高达1.1倍、75.3%和1.3倍。除大宗商品外,进口表现突出的商品有:高新技术产品进口额为141.5亿元,同比增长18.4%;农产品进口额为93.5亿元,同比增长17.8%。数据还显示,在上半年宁波口岸前50位进口来源地中,有28个国家的进口额同比增幅超过五成。上半年宁波口岸进出口创下新高,总额达7641亿元,同比增长12.9%
宁波海关上半年查办案件971起
废橡胶、白糖、活牛、烟酒、木材、钢铁…这一串毫无关联的名词,在宁波海关的业务数据中,却组成一份“打私”成绩单。截至6月底,宁波海关今年以来查办各类案件971起,其中,刑事立案97起,同比增长39%,案值11.38亿元;行政立案874起,同比增长39%,案值8.63亿元,查办案值超千万行政大要案11起,各项打私成效再创历史新高。
宁波海关将打击“洋垃圾”列为全年打私工作的“重中之重”,组织开展打击固体废物走私“蓝天2018”专项行动,全力打团伙,断链条,上半年共侦办固体废物走私案件23起,查证疫区牛皮3.77万吨、废橡胶1312吨、废布3200吨;关注百姓餐桌安全,联合海警等部门重拳出击,努力切断农产品海上走私通道,上半年共侦办白糖、马铃薯粉、活牛等走私案件8起,查证走私白糖2580余吨,查获活牛49头;继续保持对重点涉税商品走私的打击力度,有效压缩走私空间,维护正常经济秩序,侦办成品油、烟酒、木材等涉税走私案件50起,查证走私成品油2.99万吨、废钢5.49万吨;紧盯陆、海、空、邮各个渠道,加大对涉毒涉枪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,上半年共侦办枪支走私案件2起、毒品走私案件3起,查获枪支9支、枪管4件,查获可卡因3公斤、大麻100克;严厉打击资源性产品走私,对矿产品、木炭等资源性产品实施动态监控,有效维护国家战略性资源安全,上半年共侦办木炭走私案件5起,查证走私木炭3500余吨。
在宁波口岸快速增长的同时,走私案件也随之增长,宁波海关引进一些大型集装箱检查系统来提高安检速度及准备率,IWILDT™ AN-48002800L大型车辆安检系统是专门为海关、港口和边境口岸的集装箱装填货物进行安全检查而设计的。它减轻了人工费时费力对卡车、集装箱和车辆的安全检查,通过X光透视扫描生成集装箱内装填货物的材质、体积、数量等图像与核查清单是否相符,检查是否存在爆炸物、毒品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(WMDS)和违禁品等威胁。在严厉打击骗退税等违法行为,切实维护国家财税安全和口岸正常进出口秩序,上半年共查办影响出口退税案件430起。
新常态下,“互联网+”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,也改变着新时代海关工作的内涵和范围。在优化口岸环境、提高通关效率的进程中,宁波海关特别注重大数据、云计算、物联网、移动社交平台等新技术的运用,积极探索互联网时代下新的标准化海关政务、监管、服务运作模式,“智慧海关”建设取得显著成效。
机检查验较人工查验具有速度更快、费用更省的优点,自2017年在全国海关范围内率先实施集中机检查验以来,宁波海关充分发挥机检查验优势,不断加大车辆检查设备的应用力度,扩大口岸机检查验模式的覆盖面。